关于杂剧的问题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4-17 09:35

杂剧在结构上分为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

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

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

杂剧兴起什么时候

杂剧起源于北宋时期,当时的戏剧艺 术家们继承了古代戏曲形式的表演成就,又 吸纳了民间歌舞戏的技艺,形成了宋杂剧。 宋金对峙以后,宋杂剧传人金统治的地区, 成为金院本。金院本和宋杂剧统称为宋金杂剧。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杂剧还略显粗 陋,各方面初具雏形。元朝统一以后,戏剧 艺术家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融合宋金以来 的歌舞、音乐、说唱等艺术,把杂剧推向成熟。

杂剧兴起什么时候

元朝。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演进历程中,元代文学处于一个新的转折期,即新兴的通俗的戏剧小说开始取代传统的典雅的诗文词赋的正宗地位,从此,叙事性文学如杂剧等逐渐成为文坛创作的主流。

元曲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什么

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剧本体制。

元杂剧剧本一般都安排唱北曲四大套,每套各有若干支曲子,少则3支,多则20余支,同属一个宫调,一韵到底每套曲子都由正末或正旦一个角色主唱。四套曲子大抵与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段落相适应。

此外,为了交代或衔接剧情,有时加“过场戏”。这种“过场戏”,或一或二,前后位置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而定。在“过场戏”里除宾白外,只唱《仙吕·赏花时》或《正宫·端正好》等一、二支曲子,后来明刊本的元杂剧,标为“楔子”。

“楔子”是取木工加楔入榫,使之密合牢固的意思。元杂剧的这种剧本结构形式,从现存的《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可以概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