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慢性鼻炎艾灸能治好吗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艾灸对慢性鼻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艾灸可以补中气,强健鼻部,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和治疗遇冷引发或加重的鼻炎症状。

慢性鼻炎艾灸主要灸以下穴位:

迎香穴:人体的面部,在鼻部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左右各1个。

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左右各1个。

注意:艾灸疗法对缓解和治疗慢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治疗时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法,以局部红晕为度。但艾灸的迎香,印堂,太阳穴均属于面部穴位,在艾灸时最好用手拿艾条施灸,经络感觉热,这样效果才会好。

胃痛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胃痛可以多艾灸以下穴位调理: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左右各1个。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左右各1个。

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各1个。

艾灸可以强脾胃,缓解疼痛,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和治疗虚寒型胃痛。

艾灸治疗感冒灸哪里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艾灸感冒灸以下穴位

列缺穴:在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左右各1个。

合谷穴: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左右各1个。

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左右各1个。

风池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丰富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左右各1个。

风池是治疗感冒的特效穴位。

胆囊炎用艾灸怎么调理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胆囊炎艾灸穴位:

日月:乳头直下3个肋间隙,即第7肋间隙。

期门:乳头直下2个肋间隙,即第6肋间隙。

肝俞:背部第9胸椎下旁开1.5寸。

胆俞: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阳陵泉: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凹陷中。

胆囊穴:阳陵泉穴下1寸左右的压痛点。

解析:日月,期门分属胆,肝二经,均位于胁肋部位,从局部疏调肝,胆之气;胆俞,肝俞配日月,期门为专治肝胆病症的前后配穴法;阳陵泉是治疗胆道病症的第一要穴;胆囊穴位专治胆腑病症的新穴,解痉镇痛。

艾灸治疗荨麻疹的方法有什么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荨麻疹艾灸部位:脐中,肺俞(背部第3胸椎下旁开1.5寸),膈俞(背部第7胸椎下旁开1.5寸),曲池(屈肘90°,肘横纹拇指侧纹头端),合谷(手背第1,2掌骨之间略靠第2掌骨中点),血海(膝关节髌骨内上缘上2寸),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胃肠加内关,足三里穴;咽喉粘膜受侵加天突穴。

穴位解析:肺外合“皮毛”,肺俞调节肺卫,养血润燥,祛风止痒;膈俞属“血之会”,能活血止痒,与血海相配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之灭”之意;曲池,合谷通经络,行气血,疏风止痒;血海有养血,凉血之功;三阴交是脾,肝,肾三经交会穴,可养血活血,润燥止痒;脐中是祛风活血止痒的经验效穴。

神经性皮炎艾灸哪里

更新时间:2023-03-11 23:16

神经性皮炎艾灸部位

阿是穴(皮损局部),风池(后枕部下侧凹陷中,入后发际1寸),大椎(肩背正中第7颈椎下凹陷中),肺俞(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膈俞(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曲池(屈肘90°,肘横纹拇指侧纹头端),委中(双下肢腿弯腘窝正中点)。

解析: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风池位于项后区,可祛风解表,宣通局部气血;大椎为督脉与诸阳经之交会穴,能疏风止痒;肺“外合皮毛”,肺俞宣肺解表止痒;膈俞为“血之会”穴,祛风活血止痒;曲池活血止痒,为治疗皮肤病第一要穴;委中祛风清热, 凉血解毒;皮损局部施治能疏通局部经气,祛风解毒化瘀。

带状疱疹艾灸哪些部位

更新时间:2024-01-30 21:46

带状疱疹艾灸取穴:皮损局部阿是穴,颈椎胸椎夹脊穴(颈椎胸椎旁开5分钟许),支沟(腕背横纹中点上3寸),阳陵泉(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1寸的凹陷中),阴陵泉(膝关节内下方高骨下凹陷中),行间(足背第1,2趾缝纹头端)。

穴位解析:皮损局部灸疗加拔罐活血通络,祛瘀泻毒;支沟是三焦经穴,阳陵泉属胆经穴,阴陵泉是脾经穴,三经均分布于带状疱疹最为多发的胁肋部,三穴配合应用能疏泄三焦,通经活络,健脾化湿;行间归属肝经,具有舒肝泻热之功;相应夹脊穴通调患部经络,畅达气血,使“通则不痛”。

施灸方法:

艾灸天枢的功效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天枢为调整上下腹部气机的枢纽,是水谷精微消化吸收出入之门户,经常艾灸天枢,具有调中和胃,理气健脾的功效。

主要有以下作用:

防治便秘发生

天枢穴在肚脐两旁,是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其位置对应着肠道,艾灸此穴能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可以起到防治便秘的作用。

治疗大肠疾患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同时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大肠功能出现问题,天枢穴会有痛感,艾灸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肠腑功能,治疗大肠疾患。

提高胃动力

发烧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发烧可由很多原因引起,常见有感冒,感染性疾病等,感受外邪,如风热,暑热,疫毒引起的发热,可用穴位艾灸法治疗,而阴虚发热所致长时间低烧一般不宜使用艾灸方法治疗。

发烧具体可以艾灸以下穴位:

大椎穴:取坐位,在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即为第7颈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90度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即是曲池穴。

合谷穴:以一只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置在另一手拇指,食指指间,手背第1,2掌骨间,在拇指尖下即为合谷穴。

颈椎病艾灸的好处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颈椎病艾灸的好处:

1、艾条燃烧的时候,所以产生的短红外射线渗透性很强,可以起到温补阳气、融化寒湿、温通经络的作用。

2、艾烟里散发出的微量艾叶精油物质,能附着在皮肤上,渗透进如的经络,可逐寒湿,通十二正经。

这两个用途都能疏通经络,都对调理颈椎大有用处。经络通畅了,自然能化解瘀积,缓解颈椎病症状。

颈椎病艾灸穴位选择:

主穴可取天柱,大椎,肩井,后溪,病变颈椎压痛点或颈椎夹脊穴。

天柱穴在后项部发际正中旁开1.3寸。

大椎正好位于肩背部正中的最大椎体也就是第7颈椎下的凹陷中,大约与两肩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