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哺乳期艾灸可以吗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哺乳期是可以艾灸的。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是外用的,不会对孕妇的乳汁产生影响,所以不懂担心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因此哺乳期是可以艾灸的。但是注意,妈妈们的腰部、骶部和小腹部建议不做艾灸。

艾灸带脉可以减肥吗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可以。

中医认为,人体腰腹赘肉增多往往是由于带脉堵塞导致,要消除腰腹部的赘肉,一定要打通带脉。带脉是位于腰腹之间那条带状经脉,是人体唯一一条带状的横向经络,可以束缚腰腹部赘肉,艾灸带脉可以促进腰腹脂肪代谢,减少腰腹部赘肉;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便秘,有效排出体内毒素,从而避免腰腹部脂肪堆积。

手麻用艾灸灸那个部位

更新时间:2023-10-25 13:18

艾灸取穴:大椎、天柱、阳陵泉、内关穴、外关穴、合谷穴、劳宫穴、后溪穴、手指尖。

艾灸方法:取合适体位,使用艾条直接对准穴施灸或者选用适合的灸器进行施灸。依照先灸上面再灸下面,先前后后的原则,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或皮肤出现红晕为宜。每日每个穴位灸1次,一般慢性病需灸三个月后会有所改善或治愈,如作为保健可长期施灸。

艾灸肚脐可以天天灸吗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艾灸肚脐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艾灸的时间和频率的,针对情况不同,可做出适当调整。

通常在没有特殊病症的情况下,艾灸肚脐只是要作为日常保健,那么是不建议天天灸的,每隔3-5天艾灸穴位一次即可。因为无病痛者每天艾灸,容易引起上火,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痘痘、鼻血等现象。

如果本身就是阴虚阳盛的体质,比如有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燥这样的现象,更不适合天天艾灸肚脐的。

艾灸肚脐要灸多久?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

艾灸肚脐的功效和作用

更新时间:2022-09-19 01:42

健脾和胃,生清降浊

艾灸肚脐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

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艾灸肚脐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

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

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艾灸肚脐有哪些方法?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艾炷直接灸

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神阙隔姜灸

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

哮喘艾灸哪里有效果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哮喘艾灸主要灸以下穴位:

膻中:两乳头连线中点,女性因乳头下垂,应该托起乳房取穴,或者根据乳头下垂的程度酌情上移1-2寸。

定喘:肩背正中第7颈椎下大椎旁开5分。

肺俞:背部第3胸椎下旁开1.5寸。

孔最:肘横纹正中的肌腱拇指侧下5寸。

内关:掌面腕横纹中点上2寸。

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旁开1中指宽。

丰隆:外膝眼正中与足外踝高点连线中点。

小儿腹泻艾灸什么部位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1

小儿腹泻艾灸部位主要有以下几个:

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4寸。

神阙穴:即肚脐中。

天枢穴:肚脐旁开2寸,左右各1个。

脾俞穴: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1个。

小儿腹泻病位在肠,但关键病变脏腑在脾胃,脾虚湿盛是关键,艾灸可以调理脾胃,涩肠止泻,对幼儿的保健和防治疾病效果显著,而且易被小儿接受,亦不用担心药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