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石螺500克,苦瓜一根,干墨鱼1条,生姜1块,食盐2茶匙
做法:
第一步:提前将墨鱼用温水泡着,再把苦瓜清洗干净,然后放菜板上,竖着切一分为8,去掉瓜瓤,再切成约5厘米长的小段,切好装盘备用。等墨鱼泡好之后,撕掉墨鱼上面的一层皮,再切成小块,也装盘备用。
第二步:石螺养干净之后,用老虎钳钳掉一段尾巴,再清洗几遍,将石螺上面壳碎清洗干净,捞起控水备用。再起锅加入1瓢清水,将处理好的石螺冷水下锅,放入几块生姜的边角料,加入2汤匙料酒,再开大火煮开焯水,水开再煮20秒,然后把石螺捞起来清洗干净。
第三步:将清洗干净的石螺转移到砂锅里面,放入墨鱼,加入姜片,再放入食材3倍的清水,盖上盖子,放到炉子里面大火煮开,煮开之后转成小火煲1个小时。
第四步:煲好后揭盖,再把苦瓜放入锅中,盖上盖子,继续煲20分钟,煲好之后加盐调味即可。
苦瓜石螺汤做法的相关内容
石螺生长周期是多长
石螺养殖周期是一年左右。石螺一般在3-11月生殖,母螺分批进行产子,每次可以繁殖幼螺30只左右,每只母螺一年大概可繁殖150只左右,按照其生长规律,可在3-11月进行分批放养。
石螺,又称坑螺。其体形略长,壳坚硬、色暗黑、腹足发达,生活在山间小溪中,生性昼伏夜出,喜爱阳光充足而水源又洁净之处,平时大多吸附在水中的石块或卵石上,以石头上的微生物和小型藻类、苔藓等水生植物为食料,并具有两栖本领。一般个体长到二厘米即可食用,大的如手指头。
石螺外壳有青色能吃吗
石螺外壳有青色能吃
石螺,淡水螺,其外壳深绿色或黄色,形似椭圆。一般可炒食,亦可煮汤,其川味的爆炒色香味俱全,香辣可品,肉质脆,味鲜香。蛋白质含量极高,低脂肪,能健胃、更有增强食欲的效用。石螺寄生细菌较多,需清洗干净,炒至熟透方可食用。
石螺外壳有青色能吃吗
石螺外壳有青色能吃。石螺在水质好的时候就会长青苔这是正常现象,并不是腐烂变质了。所以石螺外壳有青色是可以食用的。
南雄炒石螺的正确方法
主料:石螺500克,葱10克,香菜10克,红辣椒5克,蒜5克
辅料:油0.5勺,郫县豆瓣酱2勺,糖1勺,蚝油0.5勺,水淀粉适量
做法
1、锅中添加适量清水放入洗净的石螺大火煮起来
2、石螺不能煮至时间过长只要开锅即可关火即可
3、葱、蒜、香菜、红辣椒切好备用
4、锅中倒入油加热放入葱姜蒜爆香
5、放入郫县豆瓣酱和糖、蚝油翻炒出红油
6、放入石螺大火快速翻炒
7、倒入适量的水淀粉大火收汁
8、撒上葱花和香菜提鲜即可出锅享用
石螺晚上抓还是白天抓好
建议白天。因为它基本就不怎么动的,个子又小,晚上不好摸。
石螺,又称坑螺。其体形略长,壳坚硬、色暗黑、腹足发达,生活在山间小溪中,生性昼伏夜出,喜爱阳光充足而水源又洁净之处,平时大多吸附在水中的石块或卵石上,以石头上的微生物和小型藻类、苔藓等水生植物为食料,并具有两栖本领。一般个体长到二厘米即可食用,大的如手指头。
石螺亩产
据软体动物门资料了解,田螺系胎生动物,南方每年4月~5月和9月~11月是田螺的繁殖期,雌螺一般是分批产子,每只田螺每次可产20~30个小田螺,母螺产仔后,需14~16个月才能再次繁殖,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可以分批收获。盛夏、初秋水温较高,中午田螺多躲在泥土、草丛间,必须于早晨、傍晚拣拾,也可排水拣拾。每放养100个母螺,年产可达1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