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是:
书法写法: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宁
寍、寧 níng
〈形〉
(1) (本作“寍”。从宀( mián),从心,从皿。表示住在屋里有饭吃就安心了。后世假“寧”为“寍”,“寧”行而“寍”废。今用“宁”字作“寧”简化字。“宁”本读 zhù ,是“贮”的本字。本义:安宁,平安)
(2) 同本义 [peaceful]
寍,安也。——《说文》。经传皆以寧为之。
三日康寧。——《书·洪范》
惟若寧侯。——《考工记·梓人》
归寧…
“宽”字繁体字“寬”。“宽”,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普通话读音为kuān,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寬”字,上下结构,底部撇与竖弯钩应横向打开,上部宝盖头写窄。
宽字繁体字楷书
繁体字:寬
“宽”,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普通话读音为kuān,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说文解字注:屋宽大也。广韵曰。裕也。缓也。其引伸之义也。
古文假完字为之。从宀。萈声。苦官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