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
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 , 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也有人把这些意象解读为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的缩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雨巷,戴望舒这篇课文高一年级学的。
这首《雨巷》创作于1927年,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戴望舒(1905-1950)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1932年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
雨巷,戴望舒这篇课文几年级学的
雨巷,戴望舒这篇课文是九年级上册学的。
《雨巷》是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作者通过对狭窄阴沉的雨巷,在…
原唱是黄宝欣。
《雨巷》,收录于专辑《她是谁》中。
歌曲歌词:
一个灰色雨天在街头游荡
面前淡绿暗影散落两傍
而今天的你任我眼睛与黑发
被半天灰梦雨点掩葬
穿上灰色雨衣在深沉长巷
旧时幕幕美景已被染黄
从此只得我独个走出这一个
没有彩色没有回忆的街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