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杆细是什么原因

更新时间:2023-04-17 14:55

1、选留小个球茎作种:选种、留种是荸荠生产众多环节中的第一环,作种用的马蹄球茎大小代表着贮藏营养物质的多寡,直接关系到马蹄苗的粗壮与细弱。部分马蹄种植户只考虑当年当季的效益,把大个球茎作商品出售,而留小个球茎作种,从而导致马蹄苗难以达到壮苗标准,给后续的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

2、栽培季节偏迟:马蹄地下结球数量与质量主要取决于地上部叶状茎的光合能力。适宜的叶状茎群体结构,可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供地下部结出球茎,较易获得高产优质的马蹄。荔浦县很多马蹄在水稻收获后种植,而部分马蹄种植户想要早稻高产些,种植成熟期较长的水稻品种,使马蹄栽植时间偏迟,叶状茎不能按时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从而影响其光合能力和光合产物的形成,导致马蹄球茎营养积累时间不足,地下部结出球茎数量少,个头小。

3、施肥不合理:生产上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有机肥用量日趋减少,化肥用量逐年增大,氮磷钾比例失调,微量元素也严重缺乏。明显表现在氮肥施入量偏大,致使马蹄叶状茎偏细偏嫩,植株抗逆性差,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产量下降,品质较差。

4、盲目用药:部分马蹄种植户不重视田间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没有根据马蹄病虫害发生种类对症用药,跟着其他农户盲目用药有的马蹄种植户不根据害虫发生特点及发育阶段选用农药,而是随意选择药剂种类有的马蹄种植户见虫就打药,滥用农药。选药和施药时机掌握不准确,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差、成本高,造成马蹄产量和品质下降。

5、施药技术不成熟:马蹄种植户配药时没有计量工具,普遍使用瓶盖计量,存在随意加大农药使用浓度的倾向配药时不搅拌或搅拌不充分,造成局部浓度过高部分马蹄种植户喷药时采用大孔径喷头喷雾,致使雾滴过大,农药不容易附着且药液在空气中滞留时间过短,大大降低了用药效果部分马蹄种植户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药,从而降低了药液有效浓度部分马蹄种植户在晴天中午喷药,药液迅速挥发。不成熟的施药技术不但没有起到较好的病虫害防治作用,反而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荸荠杆细是什么原因的相关内容

荸荠红头怎么回事

马蹄苗红尾是一种生理性现象,由于种植马蹄在施基肥时,一般都是施用复合肥,有机肥施用少。因此,土壤缺少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特别是多年种植马蹄的土壤,这种由于缺素引起的红尾现象尤为严重,因此施肥的时候要多施有机粪,增加微量元素。

马蹄荸荠家常做法

材料:新鲜银耳1/4朵、荸荠6个、雪梨1个、枸杞20粒、冰糖少许

做法:

1、 新鲜银耳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浸泡2小时左右,然后将浸泡好的银耳用手撕成小块。

2、 荸荠清洗干净表面的泥巴后,用削皮刀削掉表面的紫色皮。

3、 起锅倒入1.5升左右的清水,先大火烧水,等待水烧开之后加入提前准备好的银耳,大火煮开锅后改小火,盖上盖子慢慢炖。

4、 雪梨清洗干净后去皮、去核后切滚刀块。

5、 等待银耳炖至六成熟状态时,加入雪梨、荸荠、冰糖一起炖,炖的过程中用勺子勤搅动,防止银耳糊锅。

6、 炖至银耳变黏稠状,雪…

马蹄荸荠水煮还是蒸

都可以,依照个人饮食习惯选择。蒸马蹄和煮马蹄从营养价值来说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味道,蒸马蹄甜度较高,也不会加入其他食材增加甜度,口感会比较清爽,煮马蹄水分较足,在煮的过程一般会加入其他食材一起煮,风味十足,每个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在选择的时候依据个人口味决定就好。

荸荠煮几分钟熟

荸荠煮制的话大概煮10分钟到20分钟就可以了。

荸荠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容易煮熟,若是整个的荸荠煮大约20分钟,若是对半分开的荸荠,煮十几分钟就可以食用了。若是用高压锅煮制,水开之后再煮五分钟就可以了。

荸荠煮几分钟熟

荸荠其实生吃最甜,如果煮的话,用高压锅大约五分钟就够了。蒸的话则要的时间比较长,至少要半小时以上。煮到完全熟,熟透,要颜色深黑,指甲掐掐没有像生的一样脆响的声音,一般大火10分钟就可以了。

若用其做甜品,则需煮的烂点,约10-20分钟。

若用其炒菜,则等其它食材将熟时再加入荸荠快速翻炒后即可出锅。

如果…

荸荠杆细是什么原因

1、选留小个球茎作种:选种、留种是荸荠生产众多环节中的第一环,作种用的马蹄球茎大小代表着贮藏营养物质的多寡,直接关系到马蹄苗的粗壮与细弱。部分马蹄种植户只考虑当年当季的效益,把大个球茎作商品出售,而留小个球茎作种,从而导致马蹄苗难以达到壮苗标准,给后续的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

2、栽培季节偏迟:马蹄地下结球数量与质量主要取决于地上部叶状茎的光合能力。适宜的叶状茎群体结构,可制造更多的光合产物供地下部结出球茎,较易获得高产优质的马蹄。荔浦县很多马蹄在水稻收获后种植,而部分马蹄种植户想要早稻高产些,种植成熟期较长的水稻品种,使马蹄栽植时间偏迟,叶状茎不能按时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