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情况下,与正线联接的道岔以尖轨处于开通直股位置为定位、开通曲股位置为反位。
2,在列车运行密度较大的站区内,以列车运行密度较大(无论直曲股)的方向为定位,以列车运行密度较小的方向为反位。
3,在编组场内由车务、工务、电务根据实际情况,拟定道岔开通定反位的位置。
如何判断道岔定反位的相关内容
道岔引轨是什么
指的是为了压缩更换道岔时间,在更换道岔时提前将岔前2根钢轨和岔后4根钢轨采用短轨进行预先连接,这6根短轨均称为道岔引轨。
由于更换道岔使用时间较长,为了便于岔枕安装与推运,一般提前将道岔前后应使用的标准轨(12.5米或25米)以短轨(4.5米或6米)方式进行连接,减少道床开挖量、节约捣固时间、确保能够提前完成道岔更换提前开通线路。
9号道岔曲线半径多少
普通9号单开道岔导曲线半径是180米。
由于普通9号道岔的转向角较大,导曲线半径较小,为了减少轮轨摩擦,在导曲线曲股还需要增加15毫米的轨距加宽值。
列车通过道岔曲股时限速为30Km/h,所以9号道岔一般应用于其他站线进行使用,正线不得使用9号道岔。
更换木枕道岔正常流程
铁路工务部门更换木枕道岔是属于“一级施工项目”,必须在天窗点内完成,作业时间一般在90分钟。
其作业流程是:一是按照道岔的型号备好所有的零部件,并将职工进行分工、明确任务二是天窗点命令下达后,立即按分工将要更换的旧道岔拆除三是将新的道岔放入木枕,安装零部件四是捡查安装好的道岔几何尺寸、高低水平五是捡查确认合格,达到安全条件后,报取消天窗点,开通线路,人员撤离现场。
道岔搬动不良的原因
1、
忽视道岔的整体维修,忽略道岔前后线路,造成道岔与前后线路方向不顺通过列车时发生剧烈冲撞,方向与轨距发生变化。
2、
道岔的铺设位置不正确,养护维修时又未考虑大方向, 随弯就弯,逐渐使道岔与前后线路方向不吻合,使列车发生折角运行,增大了车轮对轨道的冲击,造成道岔位置前后、左右错位,轨距和各部间隔尺寸不合,加重了钢轨及其零件的磨损。
3、
作业方法不合理,在整正道岔各部分轨距及间隔时,错误地迁就导曲线或辙叉,使支距、轨距硬性凑合,造成各接续部不圆顺。
为什么要成组更换道岔
1,使用年限达到更换标准: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当道岔使用年限满20年以后,其轨下基础已无必要再局部更换,需要整组进行道岔更换。
2,站场改造需要:在铁路站场进行改造时,某些道岔已无法满足当前列车运营需求,需要更新为大号码道岔或复式交分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