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用法、出处、读音
汉字:急
拼音:jí
部首:心
部首笔画:4
总笔画:9
笔顺:撇折折横横捺折捺捺
字义解释:
读音:jí
①<形>急躁着急。《班超告老归国》:“今君性严急。”《荆轲刺秦王》:“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又】<形为动>为……着急。《信陵君窃符救赵》:“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又】<动使动>使……着急。《廉颇蔺相如…
“急” 字共有 9 画,笔画顺序为: 撇、横撇/横钩、横折、横、横、点、斜钩、点、点
“急”,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jí,最早见于秦系简牍时代。“急”的基本含义为焦燥,如急燥、着急引申含义为气恼,发怒,如急眼使着急,如这件事真急人。此外,“急”还表示匆促,如急促、急功近利。
在日常使用中,“急”也常做动词,表示着急使焦虑,如发急。
急忙的急字怎么写
急 笔画数:9 部首:心 笔顺编号:355114544 笔顺:撇折折横横捺折捺捺 笔顺说明:提为横,点为捺,竖勾为竖,横折或竖提都为折。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当时他到滁州任刺史,到西涧写的一首诗。诗中的急字直接反应了傍晚天气变化迅速,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急字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带雨春潮之急,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