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来的,属于道家学派,讲求顺其自然,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行事,而不是用制度来约束人。
比如在古代,有一些昏君暴君为了一己之私,出台一些发令,而这些发令完全违反了世间运行的规律,于是,很多昏君暴君的王朝都走向了毁灭。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管任其发展,而是要在充分了解自然规律的条件下,来治理国家。
无为而治思想是谁提出来的
主张无为而治的人是老子。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理念,出自《道德经》,指的是遵循“道”的规律来治国。
道家将道看作约束宇宙间…
以学定教是从1994年被提及,到1997年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提出,十年来全国各地教师和研究者对“以学定教”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学定教”的主张在促进课堂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究和推广。
拓展介绍:20世纪90年代,中国基础教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思想革命-专注于课堂教学变革的思想创新。这种教学思想转变的标志,是全国各地掀起了“学法指导”的热潮,使课堂研究的焦点逐渐转向学生和学习。从90年代中期开始,基础教育刊物上出现了一个关注学生和学习的全新教学主张“以学定教”
在我国学期教育史上,对课程理论与思想发展贡献最大的当推陈鹤琴先生。陈鹤琴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学期教育学家。
陈鹤琴提出了 三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圆周法:幼稚园每个年龄班预定的教育单元内容相同,研究的事物也相同,但所选教材的难度和分量应根据儿童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各班要求由浅入深。
历史上楷书四大家,是指:唐朝的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和宋末明初的赵孟頫。他们的书法各成一体,并以楷书见长。在楷书上有继承,又有发展。称之为四大家,并不是那个人提出的,历史上也没有什么评比活动。是后人经过比较后,公认的结果。
楷书四大家谁提出来的
应该是元代,因为赵孟和兆页是元代的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
孟子及他的学生提出的。
仁者无敌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敌于天下的。出自《孟子》的《梁惠王上》。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梁惠王上》。
意思是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敌于天下的。
原文:
孟子曰: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张居正推出的一条鞭法,只是把人头税的一部分转嫁到了土地持有者头上,并没有完全的取消人头税。
这个一条鞭法,属于人头税和土地税并行,主观上是为了解决征税困难的问题,因为土地是不会动的,便于统计,但客观上大幅降低了贫民的负担
一条鞭法是谁提出的
“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
一条鞭法是谁提出的
一条鞭法是明朝嘉靖十年由桂萼提出的, 提出把其他田赋,徭役和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 按亩结算征收银两。这样简化了税制,方便了征收 税款…
清末诗人洪繻有可能是第一位称王维为诗佛的人。他曾有两句诗郑虔老画师,王维徒诗佛。这首诗名为《喜次儿十岁能诗兼画》
“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孔子提出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鲁道夫狄塞尔。1892年,狄塞尔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提出了压燃式柴油机的理论的专利申请,同年制造了第一台压燃式内燃机——柴油发动机。
发明遍布全球,却穷困潦倒出售别墅及专利,晚年竟沦落到投江自尽
狄塞尔发明的第一台柴油机的申请专利
1893年,制造出第一辆试验样机。通过试验,试验中,因为压燃式内燃机的结构强度问题,气缸上的零件像炮弹一样到处飞射排气管里冒出浓烟滚滚完全是灾难现场,险些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狄塞尔毫不灰心丧气,重拾信心开始第二次试验。狄塞尔决定获得的专利作若干改动,其中重大之一是不用煤粉作燃料。
1894年2月7日 ,第二台试验样…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1893年,他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指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了农业现代化的远景。
1924年,他在广州的一次讲演中强调:“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此后,他在许多著作和讲演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
植物造林绿化祖国是谁提出的
绿化祖国最早是毛泽东主席提出的,1983年3月12日,邓小平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时护展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
我国的国名是康有为提出的。
1888年康有为提出:“既审中国之亡,救之不得,坐视不忍,大发浮海居夷之叹,欲行教于美,又欲经营殖民地于巴西,以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始,就开始了建立“新中国”的构想及实践。
中国主要特征有:
1、地形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55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温呈多种多样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