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衔枚的问题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5-07-04 12:19

人衔枚马裹蹄典故

出处春秋时期,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族旗照旧飘扬。

人衔枚马裹蹄典故

人衔枚马裹蹄没有典故。

古人行军打仗夜袭时保持按静的方式。

枚指铜钱,一个士兵嘴里含一个,行军战斗前掉了会有惩罚。当然,只是一种方法,口中含物保持安静,衔一根木棍,就地取材也无不可。

马蹄震动声大,马裹蹄是尽量避免敌人听到马蹄声发觉,以便发动突袭。

裹甲衔枚如入无人之境

出自于神甘宁的“裹甲衔枚,劫营如入无人之境”。

“裹”是包裹的意思,夜间行军容易发出声响,于是给铠甲裹上稻草或棉花,减少铠甲碰撞产生的声响,以达到神不知鬼不觉偷偷潜入的效果。“衔枚”,枚指木棍,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古代行军时,常令士兵横衔口中,以防喧哗。所以这说明了甘宁为夜袭敌营所做的军事准备,为将帅者,不可有勇无谋,由此可见甘宁作为一名军事将领,不仅有着高超的武艺,还有着非凡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