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象学对行星的定义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006年8月24日通过了“行星”的新定义,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三点:1、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2、质量必须足够大,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体)3、必须清除轨道附近区域,公转轨道范围内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