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要不得的养生知识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6-24 13:38

“聪明药”要不得,“聪明药”思维也要不得

更新时间:2023-06-24 13:38

“聪明药”要不得,“聪明药”思维也要不得

【光明时评】

作者:朱昌俊(媒体评论员)

贵州遵义警方近日发现,有人通过快递寄售不明药物片剂,警方查扣后送检,发现其中含有哌醋甲酯成分。网络卖家称这是可使考生精力专注、提高成绩的“聪明药”,但其实则是国家列管的一类精神类药物。哌醋甲酯成瘾性极大,还可能抑制生长发育,而购买者多为学生家长或考研学生群体。

很多童话故事里,都会有“聪明药”的情节设定。可一旦“聪明药”走进现实,其演绎的注定是荒唐。从媒体报道来看,每逢高考、考研季,这种实则为毒品的****,便被商家包装成能让广大考生提高成绩的“聪明药”,迎来销售旺季。

作为一类精神类药物,哌醋甲酯临床应用有着严格的限制。刑法规定,一类精神类药物属于毒品的一种。至于提高智商、让人变聪明,纯属商家炮制出的噱头。长时间、大剂量服用这类药物会产生躯体依赖、精神依赖,让人过度兴奋、脾气暴躁,甚至会成瘾、致郁,大量滥用还可能致死。不夸张地说,它虽然被标榜为“聪明药”,但实际是卖家在收部分家长和学生的“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