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mào dié。
耄耋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mào dié zhī nián,形容年纪十分大的时候。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年岁别称
婴儿:人初生
襁褓:周岁以下
孩提:2至3岁
垂髫:童年
耄耋之年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黄口:10岁以下
舞勺:13岁至15岁
舞象:15岁至20岁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
弱冠:男子20岁
而立:男…
言字旁加术(而不是木字)字组合在一起是汉字訹字,这个汉字的读音为xu四声,它的基本释义是引诱或诱惑,也指恫吓,组词有不为利訹
形近字:沛,柿,姉等等
沛字的读音是pei第四声。
柿字的读音是shi第四声。
姉字的读音是zi第三声。
沛组词:充沛、颜沛、丰沛、泛沛、沛、沾沛、沛滋、滞沛、沛沛、沛发、沛谤、流沛、沛露、沛若、沛公、沛、沛然、沛泽、沛文、沛庭
柿组词:柿子,柿饼,柿子树,柿子饼,柿子椒
肺组词:肺炎,肺活量,肺腑之言
硐的拼音是:dòng
硐部首:石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1画
五笔:DMGK,仓颉:MRBMR,郑码:GLD
四角:17620,结构:左右,电码:8891
释义:山洞窑洞矿坑。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硐子[dòng zǐ]
山洞、窑洞或矿坑。
2、硐砂[dòng shā]
矿砂。
3、硐长[dòng cháng]
矿坑负责人。
4、硐产[dòng chǎn]
即矿产。
5、矿硐[…
由火羽白三个字组成的字为熠,读作yi第四声,它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熠是一个左右结构的汉字,它的偏旁部首是“火”,小组词为熠熠生辉。
火羽白组成的字念什么
一个火一个羽一个白读熠字。
“熠”yì
“熠”的基本含义为光耀,鲜明,如熠熠、熠耀。
字源演
“熠”,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形声字。火表意,篆书的形体像燃烧升腾的火苗,隶书和楷书的形体像火苗飞溅出火星儿,表示光耀、鲜明,習表声,習本指鸟不断习飞而熠有光不断闪烁意。本义是光耀、鲜明。最后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熠”。
读音: é
同音字:讹 é、鹅 é
涐 é
〈名〉古水名,即大渡河,在中国四川省。
《唐韵》五何切《集韵》牛河切,音莪。《说文》水出蜀汶江徼外,东南入江。
又《集韵》语可切,音我。义同。水。出蜀汶江徼外,东南入江。从水我声。五何切。
◎ 中国四川省大渡河的古称。
词组如:涐水
其他解释:现在网络上的非主流使用的“我”字的火星文。
奴改这两个字是常用规范汉字,奴字的读音是nv,读二声,奴隶的奴,组词有:农奴、奴隶、奴婢、奴役等。改字的读音是gai,读三声,可以组词:改革、改造、改变、改善、改正等。
xiàng
● 项
(項)
xiàng ㄒㄧㄤˋ
1. 颈的后部,泛指脖子:颈~。~链。~缩(缩脖子,形容羞怯、畏缩的样子)。强~。
2. 量词,分类的条目,:~目。事~。
3. 钱款,经费:款~。进~。存~。
4. 数学用语,代数式中不用加、减号连接的单式,如“4ax2”。
5. 姓。
项这个字念什么
项(拼音:xià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简牍文字,另有学者认为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本义指颈的后部,泛指脖子。项又指种类,引申为…
● 龘
dá
◎ 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
● 爨
cuàn
1. 烧火做饭:分居各~。
2. 灶:“客传萧寒~不烟。”
3. 中国宋杂剧、金院本中某些简短表演的名称:《讲百花~》。《文房四宝~》。
4. 演戏:“夫优伶~演,实始有唐《目连救母》之起。”
5. 姓。
● 龗
líng
1. 龙。
2. 古同“灵”,神灵。
蟏(蠨),读音为xiāo,笔画数是一十七画部首为虫字旁笔顺编号:25121412251123234。根据新华字典内容查询知,它的基本释义为:
〔蟏蛸〕xiāoshāo,蜘蛛的一种,身体细长,腿很长,结网成车轮状。多在室内墙壁间结网。通称“喜蛛”或“蟏子”,民间认为是喜庆的预兆。
最后一个字读qí
字义有三种解释:
⒈美玉。
⒉珍奇,美好:琦玮(奇丽的意思)。瑰意琦行。琦行。
3 不平凡的 錡 qí或者yǐ 錡,兵器,齐刃如凿,《毛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音化)。毛苌传云:凿属曰錡。(参阅“厹”,音求,三棱兵器,《毛诗.秦风.小戎》:厹矛鋈錞。) 不知道你要问哪个
范世錡,最后一个字念什么
范世錡名字的最后的一个字念什么范世錡的“錡”念:qí,是“锜”的繁体字。锜(錡)的意思:
1、古代一种三足的釜。
2、古代一种凿木工具。
1个骨加1个宽 念 kuān 是“髋”字。
髋【读音】
kuān
【造字法】
形声,从骨、宽声。
【基本字义】
〔髋骨〕组成盆骨的大骨,左右各一,是由髂骨、坐骨、耻骨合成的。通称“胯骨”。
【详细字义】〈名〉
1、 臀部 [hip]。
【例句】
髋,髀上也。从骨,宽声。字亦作髋。——《说文》
髋,尻也。——《广雅》
至于髋髀之所。——《汉书·贾谊传》
(相马之法)浅髋薄髀,五驽。——《齐民要术》
2、 髋骨,通称胯骨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