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

肠胃不好按摩脚底哪里

更新时间:2025-09-13 07:43

太白穴属于足太阴脾经,在人体足内侧缘,具有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的功效,对胃痛,胃胀,吐泻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对于胃痉挛,便秘,痔疮等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这个穴位位于足内侧,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按摩手法:用手指指腹对两侧的太白穴进行按摩。采用适度的力量,以穴位处微微产生胀痛感为度,每天坚持按揉3-5分钟,就能达到健脾和胃的效果,从而改善肠胃道功能,治疗肠胃炎症;也可用手指指腹端点,按,掐太白穴,每天重复按摩多次,还可以起到预防肠胃其他疾病的作用。

食欲不振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调理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7

疲劳、紧张、吃太多、运动太少、慢性便秘、减肥厌食、女性妊娠初期等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中医认为食欲不振通常与脾胃有关,中医按摩调理脾胃的穴位就是调理食欲不振的穴位。

中脘穴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稍用力按压中脘穴约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摩约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食欲减退、腹胀腹痛、呕吐、反酸。

太白穴

太白穴在第一趾内侧、靠近关节的地方,属于脾经,僻静和食物入口到胃的消化机能有关,精神压力、睡眠不足引起食欲不振时,可用拇指刺激太白,增进食欲。

怎样按摩能改善新陈代谢

更新时间:2025-09-14 06:21

改善新陈代谢的最佳方法就是摄取大量营养丰富的健康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如果你已经习惯这样的健康生活方式,现在想尝试一些不一样的新方法更进一步的提升新陈代谢,那么你可以来试试看穴道按摩。

穴道按摩在中医已经行经有年,根据能量“气”在体内随着经络的流窜之理论,穴道按摩师认为当有物质阻挡气的流动,则会造成疾病的产生,因此加强体内气的流动可以使得器官运作更有效率,让你的养分吸收效果更加。而传统中医也认为良好的新陈代谢,带动能量在体内流畅的传递也为气的一种。

按摩哪些穴位对乳房有好处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7

保养乳房应该多按摩以下穴位:

膻中

穴位位置:胸骨正中线上,两乳头正中间。

按摩要点: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适度按压,并做顺时针圈状按摩。用力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功效解读:膻中穴又名元见,因其偏于治疗上焦气病又称之为上气海。它属于任脉,是心包经的经气聚集之处。此外,一身宗气会与膻中穴,故膻中又为“气会”,有理气开胸、降气通络之功。常用于治疗心胸疾病,如心胸痛、乳腺增生、咳嗽、哮喘等。按摩这个穴位不但能改善胸闷胸郁等症状,还能宽胸利膈、防治支气管哮喘。

乳根

咳嗽有痰按摩什么穴位缓解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7

咳嗽有痰的时候可以按摩以下穴位:

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虎口”,专家表示,当咳嗽不停的时候可按压合谷穴来止咳。

提醒:按摩合谷穴的时候不宜太用力,以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

列缺穴

列缺穴位于手腕处,当两手虎口交叉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按压到这个穴位,秋季出现咳嗽时,可用拇指按压列缺穴直到出现酸疼的感觉。

肺俞穴

肺俞穴位于人体的后背,建议大家在睡前让家人用双手拇指采用顺时针、逆时针的方法各按压肺俞穴3-5分钟。

膻中穴

用酒精或红花酒精给病人做全背及臀部按摩的方法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6

用酒精或红花酒精给病人做全背及臀部按摩。其方法是:操作者用50%酒精或红花酒精湿润双手后,并拢双手,手掌心 紧贴病人皮肤,从病人骶尾部开始,沿脊柱上行至大椎,再从肩部 用环形按摩动作下滑至骶尾部。如此多次反复。局部按摩。主要指骨隆突处及易受压部位。操作者将手心 用50%酒精湿润后,以手掌的大小鱼际紧贴病人皮肤受压处,作 环形按摩,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使局部皮肤微红为止。每 个部位大约按摩3〜5分钟。按摩时切忌用手掌搓皮肢以免引起 皮肤损伤。电动按摩。有电动按摩器时可...

按摩哪里有助于消化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6

章门穴属于足厥阴肝经,八会穴之脏会,统治五脏疾病,按摩该穴位具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清利湿热之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食噎,呕吐,饮食不化,脘腹胀满,泄泻,久痢不止等病症。该穴位位于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揉按章门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耳鸣按摩哪个部位

更新时间:2021-04-04 16:26

下关穴是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胃经提供头部的气血物质在此升清降浊,因此有关卡之意,是人体十分重要的保健穴位。按摩该穴位具有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的功效,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牙痛,面痛,口眼㖞斜,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下颌疼痛,牙关紧闭等症。该穴位位于面部侧面,耳前方1横指处,颧骨弓与下颌角形成的凹陷处。

按摩手法:按摩时,用中指稍微用力按揉该穴,直至有酸胀感,每次持续按摩30秒,每日多次按摩。可通经活络,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有效缓解耳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