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芽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9-12 03:58 阅读更多 关于 姜芽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姜发芽之后,它的姜芽不仅可以吃,而且还有不错的保健功效。1、去除风寒姜芽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与生姜相似,是一种性质大热的食材,它也含有一些姜辣素,能驱除人体内的寒毒,去除风寒,平时可以把姜芽制成姜汤食用,能让人们风寒感冒的症状很快好转。2、健脾开胃健脾开胃也是人们吃姜芽的好处之一,姜芽是一种热性食材,它能去除身体内的寒毒,你能健脾开胃,对人类的脾胃虚寒和夏季空调病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杀菌消炎
金门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3 阅读更多 关于 金门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金门位于外踝,从外踝关节的前缘向下,垂直摸至足部外侧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金门位于足外侧,为本经之郄穴,是膀胱经气深聚之处,以治疗本经急痛之证为主。由于膀胱经循头入脑,故本穴有宁神熄风作用,用于治疗头痛,癫痫,小儿惊风等。
胞肓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1-26 16:55 阅读更多 关于 胞肓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胞肓穴在臀部,平第2骶后孔,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类属属足太阳膀胱经。胞肓是膀胱腑经气寄托之处,故有通利膀胱腑器,加强膀胱气化,清利膀胱湿热的作用;若下焦气机不利或肾阳虚衰,不能温运脾阳,水谷不化,停滞肠间,则腹胀肠鸣,温补此穴可通阳化气行滞而治疗腹胀肠鸣,并循经治疗腰脊痛。
京门穴的功效作用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3 阅读更多 关于 京门穴的功效作用哪些 在章门后1.8寸,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方。先找到章门穴(正坐,屈肘合腋,肘尖所指即是),位于其后2横指处即是京门穴。京门穴为肾的募穴,肾气为人身之元气,本穴为肾脏元气募集之处,因此具有温阳益肾,健脾通淋,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适宜于肠鸣,肾炎,泄泻,腹胀,胸胁痛等病症的治疗。长期坚持按摩,可有效改善肾虚,肾气不足症。
仆参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3 阅读更多 关于 仆参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仰卧或正坐,在足外侧部,于昆仑穴直下,当跟骨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即是仆参穴。仆参为足太阳与阳跷脉交会穴,位于足跟部,阳跷脉司人体的运动功能,故本穴作用于治疗与运动有关的下肢痿痹,疼痛,转筋等症;再者,阳跷脉与足太阳之脉均入络与脑,通手足太阳,阳明及足太阴五条阳经,刺激可调和阴阳,使阴阳之气平衡,故本穴有宁神镇静熄风作用,而用于治疗癫痫。
京骨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3 阅读更多 关于 京骨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京骨穴在足外侧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京骨位于足外侧,为本经原穴,是膀胱经元气会聚之处,膀胱经起于鼻根部,系目,循头入脑,膀胱经又主一身之表,故京骨穴有散风清热,舒筋活络的作用,用以治疗头痛,寒热之表证以及目翳,鼻衄;还有安神镇静作用,用于治疗癫痫;另外,循经治疗腰腿酸痛。
地五会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3 阅读更多 关于 地五会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地五会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跖关节)的后缘,第4,第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地五会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足跗部,有疏肝利胆,通经活络之功。用于治疗肝胆郁滞的胁肋疼痛以及胆经循行路线上的疾患。胆经起于目外眦,下耳后循头侧,经胸过季肋,循下肢外侧抵足跗,由于“静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凡肝胆经郁热所致的目赤耳鸣,胁痛,乳痛,足跗肿痛等并,可选用本穴治疗。
云门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5-16 05:33 阅读更多 关于 云门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云门穴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前正中线旁开6寸。该穴归于手太阴肺经,居胸肺直上,肺及支气管疾病常在此处有过敏压痛。该穴位有清宣肺气,止咳化痰,降逆平喘,宽胸理气,通阳止痛之功,经常刺激云门,可以消散肺之浊云雾露,浊云雾露得消,则咳嗽,咳痰,胸痛,胸中烦热等症应手而解。
合阳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3 阅读更多 关于 合阳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俯卧,小腿伸直,位于膝盖后凹陷中央的腘横纹中点,再向下量取3横指即是合阳穴。会阳穴属膀胱经,位于小腿后,是膀胱经两条侧线在下肢会合后的第一个穴位,其疏通经络,祛风除湿的作用较强,可循经治疗腰骶,下肢诸疾;该穴位于小腿两肌腹之间,故可疏通局部经气,调理局部气血,祛除局部寒湿而治疗小腿转筋;本穴还可调理下焦气血,治疗妇人崩漏,带下,疝气等疾。
足通谷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4-04 16:33 阅读更多 关于 足通谷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足通谷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趾跖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足通谷属膀胱经,位于足外侧,为膀胱经之荥穴,五行属性属水,水可制火,故本穴有疏风清热,清利头目的作用,用于治疗头痛,目眩,鼻衄;膀胱经循头入络于脑,故本穴可疏解头脑之风邪,而治疗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