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点的问题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4-17 09:38

万物有常物极必反是谁的观点

「天地有常道,万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终静,济之以动性不可以终动,济之以静。」天地万物有常,动静交济的说法,见唐白居易《动静交相养赋》。

其说本老庄学说,阐明「物极必反」道理。《吕氏春秋·博志篇》曰:「全则必缺,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或尽头,总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物极必反这种思想源自老子,并在《庄子》、《吕氏春秋》、《准南子》、《曷+鳥冠子》、《近思錄》等书中,都有提及。

适应性观点提出人是谁

是美国课程学者伯曼和麦克劳林。

美国课程学者伯曼和麦克劳林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最先提出“相互适应” 的理念。

相互适应(coadaptation)是指有机体个体之间或机体内部的适应状况。前者有物种之间的,如寄生虫和宿主之间的关系也有物种内部的,如群居动物个体间的信号交往。后者涉及完成一个动作时神经与肌肉的关系与作用等方面。

适应性观点提出人是谁

适应性理论是指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提出的一种职业人格理论。该理论指出,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流动倾向性,取决于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