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腊肠一般用蒸屉锅或者蒸锅都可以蒸。先把整条腊肠用水冲一下,然后切成一段一段或者一片片放在盘子里面,蒸锅下面加些水,如果你不想切也可以整条上锅蒸,或者蒸完再切都可以。一般锅底水开烧后转小火蒸上10—15分钟就可以了。如果想吃比较软的,可以煮5分钟闷3分钟。
前十名分别是皇上皇(皇上皇腊肠是最有名的,大概差异就是肥瘦比例,还有大豆蛋白的比例。包装也是最好看的)。
杨大爷,美好,立丰,唐人神,腿中王,福人品,广州酒家(广州酒家的腊肠酒味浓,整体价格便宜。分特级切肉,金砖特级,金砖优级)。腾香阁,和道家。
广味腊肠最正宗的牌子应该是皇上皇,说到皇上皇,可以说在广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家的香肠最让我中意的就是“二八腊肠”,皇上皇的二八腊肠精选猪后腿肉及脊膘,经典二八肥瘦比,肉质紧实劲道,糖酒风味,咸甜适中,香醇芳厚,唇齿留香,广式经典,让人非“肠”不可
腊肠之所以有酒味,是因为腊肠在制作的时候,为了增加口感和抑制细菌滋生,会加些高度数的白酒。
因此,若是闻到了腊肠有酒味,那是正常现象,不必扔掉同样,吃了腊肠后也尽量不要做喝酒后不能做的事情,如驾车,被查到也会被酒驾。
怎么去除腊肠中的酒味
1、放久些,腊肠的酒味会慢慢挥发掉。
2、用牙签在腊肠上扎孔,帮助酒气的挥发。
3、可以在炒之前,先切片蒸会儿,有助于酒气挥发。
冠奇广式腊肠能吃
广式腊肠炒之前不需要放入锅中煮,直接炒制即可。也可以在炒之前放入蒸锅中蒸至八成熟,再用于烹饪美食,口感会更好。
腊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始见载于北魏《齐民要术》的“灌肠法”,其法流传。腊肠可分为三大类:生抽肠,又名“白油肠”老抽肠及鸭或猪肝肠(统称润肠)。
腊肠为广东、香港和澳门和南方其他地区常见的食品,是把猪肉放入用猪小肠制成的肠衣,经过压缩、脱水及晒干等程序而成。
广东腊肠是其代表。广东腊肠是以猪肉为原料,经切碎或绞碎成丁,用食盐、硝酸盐(防腐)、白糖、曲酒、酱油等畏料腌制后,充填入天然肠衣中,经晾晒、风干或烘烤等工艺而制成的一类生干肠制品。
各种腊肠除了用料略有分别外,制法是大致相同的。
1 灌香肠一般都在冬季制作,刚入冬,温度不高,阳光也不错,很适合做香肠,灌香肠的最佳时间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到第二年的一月份,这段时间的温度在十五度以下,温度极好即通风性也好,可以延长香肠的保鲜期,使其尽快干燥。 2 灌好的香肠要静置三天时间,等到香肠入味后,再将其挂在通风处风干,如果天气过于凉爽,可以用松柏枝,橘子皮,柚子皮点燃熏制香肠,灯带香肠表面颜色为暗红色或者黑色,则表示熏制成功。
风干2天后扎孔。
可以在灌制后香肠后先扎一部分孔,一边扎,一边挤出多余的空气,并且灌好一段,隔一段扎5~6个孔,这样也有利于香肠陷下去。
在晾晒的香肠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观察香肠的状态,发现有气泡的地方,随时用牙签扎破排气,在晾晒两天后,又可以每段香肠分别扎孔5~6个小孔。
风干2天后扎孔。可以在灌制后香肠后先扎一部分孔,一边扎,一边挤出多余的空气,并且灌好一段,隔一段扎5~6个孔,这样也有利于香肠陷下去。
在晾晒的香肠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观察香肠的状态,发现有气泡的地方,随时用牙签扎破排气,在晾晒两天后,又可以每段香肠分别扎孔5~6个小孔。
食材:瘦猪肉1750克,肥猪肉500克,猪小肠300克
调料:酱油20克,白砂糖4克,白酒2克,盐8克
做法
1、瘦肉和肥肉用开水略浸片刻,取出用干布抹干,切成粒放入盛器中,撒入盐后拌匀腌透。
2、干猪肠用温水浸软留用。
3、将老抽,砂糖,酒等加入已腌透的肉粒中,拌匀后腌约15分钟使用。如喜欢吃生抽味道,老抽可改用生抽,或两种都采用变可。
4、猪肠取出倾去浸用的温水,仍放回盛器中,以草绳或细绳扎住一端,另一端套入漏斗缚紧,然后将猪肉塞进漏斗通到肠内,肠内因压入空气发生膨胀,可依照烧桂花肠制作时的方法处理,用针穿刺肠最…
迷你小腊肠可以用鸡肠或者鸭肠的小肠去做肠衣,因为他们的肠子会比较细,做出来的腊肠就是比较细,看起来迷你。如果用猪小肠和猪大肠做出来的香肠就是普通的常规的香肠,直径会比较粗。用鸡肠或者鸭肠是做的,可能刚开始看起来会比较粗,但是在晾晒的过程中,它会收缩变细。
可以的。
腊肠制作的原材料是猪肉,购买猪肉的时候需要挑选新鲜的猪肉,可以看一下猪肉的颜色,新鲜的额猪肉是红色而且有光泽的,并且表面流出的液体非常少,摸起来不会出现粘手的情况可以看一下猪肉的肉皮,新鲜的猪肉肉皮应该没有斑点,按压一下油有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