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药持久平稳降压,抗炎、修复血管内皮,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肝肾

更新时间:2023-06-24 13:38

沙坦类降压药,是我们目前最常用的一类降压药,这类药物众多,基本的降压机制是相同的,都能够持续平稳地降低血压。但是由于结构不同,和靶点的结合能力不同,在体内的转化过程不同等,一部分沙坦类降压药对心、脑、肾等靶器官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一部分还兼具保护血管内皮、降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今天我们来了解奥美沙坦酯、阿利沙坦酯有什么特点和区别?

2药持久平稳降压,抗炎、修复血管内皮,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肝肾

奥美沙坦酯

奥美沙坦酯,是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第7个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II的1型受体拮抗剂,与其他药物相比,奥美沙坦酯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该药是一种前体药物,在胃肠道完全去酯化成活性代谢产物奥美沙坦发挥降压作用。

口服吸收不受食物影响,血中半衰期可长达13h,在消化道内水解,基本不经代谢。约35%~50%的药物从尿中排出,其余经胆汁从肠道排出,呈现出较平衡的双通道排泄,适合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好者服用,并且与其他药物同用时相互作用小。

2药持久平稳降压,抗炎、修复血管内皮,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肝肾

奥美沙坦酯结构中由于同时具有羧基和羟基,与血管紧张素II的1型受体(AT1)紧密结合,对AT1受体的亲和力比对AT2受体强12500倍。可长效平稳控制血压,降压谷峰比值满意,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均有较好疗效。最新研究显示,奥美沙坦酯还能减轻脂质过氧化,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也能抑制高盐、胆固醇饮食小鼠认知功能的下降。

奥美沙坦酯不仅能够降低血压,对于有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和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还能提供器官保护作用及其他的益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奥美沙坦酯可用于伴有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左室肥厚等的高血压患者。

2药持久平稳降压,抗炎、修复血管内皮,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肝肾

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沙坦每天一次20-40mg与氯沙坦每天一次50-100mg相比较,两者均能有效地降低血压,但治疗4周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值较基线变化的结果提示,奥美沙坦组的有效病例数和有效率均高于氯沙坦组,奥美沙坦组起效比氯沙坦组更快,奥美沙坦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个体和总体谷/峰比值均高于氯沙坦组。

可以看出,奥美沙坦的降压效果优于氯沙坦,这一结果也与国外的临床试验结果相一致。比较血管紧张素Ⅱ对AT1受体的抑制作用,奥美沙坦是氯沙坦的12倍,还是EXP3174(氯沙坦的活性代谢物)的2倍。因此,奥美沙坦比氯沙坦起效更快、作用更强、在24h内持续降压时间更长。

2药持久平稳降压,抗炎、修复血管内皮,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肝肾

阿利沙坦酯

阿利沙坦酯,阿利沙坦酯是新一代沙坦类药物,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口服吸收较好,半衰期约为10h,达峰时间为1.5~2.5h。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血管素紧张Ⅱ与受体结合,抑制醛固酮分泌,阻滞内皮细胞增殖,同时促进前列环素、一氧化氮等扩血管物质的释放,继而扩张外周小动脉,减轻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此外,该药可有效延缓心肌细胞肥厚和纤维化,减轻左心室压力性负荷,继而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阿利沙坦酯水解产物为EXP-3174,在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的同时,对其他激素受体或心血管中重要的离子通道影响较小,且不会阻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对缓激肽的降解作用,故不会引发缓激肽作用增强导致的咳嗽等不良反应,适合长期服用。

2药持久平稳降压,抗炎、修复血管内皮,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肝肾

阿利沙坦酯起效快,不同时间降压效果一致性良好,血压波动小,药物不良反应小,且水解代谢不依赖肝细胞色素P450酶,明显减轻患者肝负担,适合长期使用。阿利沙坦酯还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等,可改善患者内皮功能。临床研究以动态血压为观察指标,结果发现,与厄贝沙坦比,阿利沙坦酯能更好地降低白昼和夜间血压水平。

另外,高血压、冠心病均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相关,持续增高的血压所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激活血液中的一系列生物学因子,诱导内皮损伤。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是一对相互拮抗的血管活性物质。ET-1属缩血管物质,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NO可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故二者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后,血清ET-1降低、NO升高、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厄贝沙坦。

2药持久平稳降压,抗炎、修复血管内皮,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肝肾

2药持久平稳降压,抗炎、修复血管内皮,抗动脉硬化,保护心肝肾的相关内容

神奇的类物质,治愈抗菌、抗炎、抗氧化!

神奇的类物质,治愈抗菌、抗炎、抗氧化!

神奇的类物质,治愈抗菌、抗炎、抗氧化!

有一种自然界中神奇的类物质,它们能够治愈、抗菌、抗炎、抗氧化,可以达到保持人体健康的目的。这些物质被广泛地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食品、药品等领域,深受人们喜爱。

类物质的定义

类物质是指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结构多样性、专一性、低毒副作用的生物分子。它们分布广泛于植物、昆虫、海洋生物和微生物中,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

类物质有很强的药用价值,主要表现在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改善免疫力等方面。

神奇中药,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炎止痛!

神奇中药,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炎止痛!

神奇中药,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炎止痛!

中药历史悠久,有很多种功效,其中包括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炎止痛等。这些功效来自中药的不同成分,每种中药的功效都有所不同。

清热解毒

中药中的清热解毒功效主要体现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方面。例如,连翘、金银花等中草药对于身体产生的热毒性有非常好的清除作用。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一些常见的热毒性疾病,如口腔溃疡、湿疹等。清热解毒功效的其他中药包括板蓝根、黄芪、青黛等。

收敛止血

中药中的收敛止血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伤等症状。例如,土茯苓、蛇床子等药物可以收敛止血、止痛。土茯苓可以用于手术后伤口和产后出血,蛇床子可以用于跌打损伤、瘀伤等。其他具有收敛止血功效的中药包括乌药、益母草、紫草等。

祛热解毒,抗炎无忧!

祛热解毒,抗炎无忧!

祛热解毒,抗炎无忧!

在夏季高温侵袭下,人们容易出现中暑、脾胃不适等问题。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特别是在炎炎夏日,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祛热解毒,抗炎无忧!

祛热解毒

中医认为,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而人体也容易积聚热毒。祛热解毒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饮食方面,夏季应该多吃清热降温的食物,如绿豆、薏米、荷叶、芦荟等。此外,也应该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蒜等。

其次是穿着方面,应该选择透气轻薄的衣物,如棉质或丝质的衣服,避免穿戴过于紧身、厚重的衣物。

最后是日常护理方面,应该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和床单等,保持清洁卫生。此外,还应该注重室内通风换气和经常清洗环境。

白胡椒神奇抗炎,健康长寿从此开始

白胡椒神奇抗炎,健康长寿从此开始

白皙肌肤从抗炎开始

白皙肌肤从抗炎开始

病理学研究:人参皂苷强效抗炎!

病理学研究:人参皂苷强效抗炎!

病理学研究:人参皂苷强效抗炎!

炎症是人体自然保护机制的一部分,但是当炎症持续过长或出现错误信号时,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炎症在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强效的抗炎物质备受关注,而人参皂苷正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人参皂苷?

人参是一种著名的中药,素有长寿草之称。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包括Rb1、Rb2、Rc、Rd、Re、Rf和Rg1等多种类型。人参皂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改善记忆等作用。

抗炎护喉,舒爽畅呼!

抗炎护喉,舒爽畅呼!

抗炎护喉;舒爽畅呼

抗炎护喉,舒爽畅呼!这是一句很贴切的口号,意思是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保护喉咙,让呼吸更加舒畅自如。

抗炎护喉的方法

抗炎护喉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开始做起。比如说,多喝水。水对于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咽喉部位。当身体缺水时,喉咙会变干,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此外,坚持锻炼也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运动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保持身体健康。至于饮食方面,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

最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当身体疲惫时,它的免疫系统也会变得疲惫。因此,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使身体充满活力。

舒爽畅呼的技巧

舒爽畅呼的关键是要正确呼吸。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充分使用自己的肺部。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先用鼻子缓慢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再用嘴巴缓慢呼气,使腹部收缩。

此外,保持良好的姿势也很重要。身体的姿势对于呼吸有着很大的影响。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身体挺直、脊椎放松、肩膀放低。

深入研究!木瓜抗炎效果惊人!

深入研究!木瓜抗炎效果惊人!

卓越乌药,杀菌抗炎!

卓越乌药,杀菌抗炎!

卓越乌药,杀菌抗炎!

卓越乌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统中药材,拥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其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生物碱、黄酮类等,具有杀菌、抗炎、镇痛、止血等功效。 卓越乌药还能提高免疫力,使人更加健康。以下是更详细的介绍:

卓越乌药的主要功效

1. 杀菌

卓越乌药对许多细菌有明显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这两种常见的细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疗感染病症。

2. 抗炎

卓越乌药中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使炎症部位减轻肿痛、红肿等炎症症状,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痔疮、盆腔炎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 镇痛

卓越乌药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能够与人体内的阿片类物质作用相似,能够发挥镇痛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牙痛、头痛、关节痛等疼痛症状。

4. 止血

炎症因子揭秘:促炎与抗炎的平衡关系

炎症因子揭秘:促炎与抗炎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