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1
解离度由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
α=已解离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
步骤2
表示方法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α=(已离解的弱电解质的浓度/弱电解质的起始浓度)*100%。
推导过程如下
步骤3
例题如下图
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如下:
由对数的定义:如果a的x次方等于M(a>0,且a不等于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M的对数,记作x=logaM。
a^x=M,x=logaM。
(a^x)^n=M^n。
a^(nx)=M^n。
nx=logaM^n。
∵x=logaM。
∴nlogaM=logaM^n。
即logaM^n=nlogaM。
对数的应用。
对数在数学内外有许多应用。这些事件中的一些与尺度不变性的概念有关。例如,鹦鹉螺的壳的每个室是下一个的大致副本,由常…
计算公式为:
B=F/IL=F/qv=Φ/S
F:洛伦兹力或者安培力
q:电荷量v:速度E:电场强度
Φ(=ΔBS或BΔS,B为磁感应强度,S为面积):磁通量
S:面积L:磁场中导体的长度。
定义式:F=ILB。
表达式:B=F/IL。
双曲线焦半径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双曲线为例:
双曲线x方/a方-y方/b方=1(a>0,b>0)的交点分别为F1(-C,0F2)(C,0),离心率为e,P(x0,y0)是双曲线上任一点。求证若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则PF1的绝对值=ex0+a。PF2的绝对值=ex0-a。若点P在双曲线的左支上,则PF1的绝对值=-a-ex0。PF2的绝对值=a-ex0。这个是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计算熵变的三个公式如下:
1、已知定压比热、温度、压力:根据公式△S1-2=CPln(T2/T1)-Rgln(P2/P1)进行计算其中,△S1-2为由状态1到状态2的熵变化量,J/(kg·K)。
CP为定压比热,J/(kg·K)T1、T2为状态1和2的热力学温度,KP1、P2为状态1和2的绝对压力,PaRg为气体常数,J/(kg·K)。
2、已知定容比热、温度、比体积:
根据公式△S1-2=CVln(T2/T1)+Rgln(v2/v1)进行计算其中,△S1-2为由状态1到状态2的熵变化量,J/(kg·K)CV为定容比热,J/(kg·K)。…
体积是1立方米它的棱长是1米,体积公式是棱长x棱长x棱长,1米=10分米,就是10分米x10分米x10分米=1000立方分米,立方分米=1升,所以1立方米等于1000升。
1立方米等于多少升怎么推导
1升=0.001立方米。1立方米(m³)=1000升(liter)= 1000立方分米(dm³)。常见体积单位换算如下: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英尺(ft³)= 0.0283立方米(m³)= 28.317升(liter)
1千立方英尺(mcf)= 28.317立方米(m³)…
自然数平方的倒数之和等于π^2/6,它是有欧拉证明得出的。
即1/2^2+1/3^2+1/4^2+……的和是如何分布的
如下是一个1X1的正方形,四等分后得到1/2^2,另一个就是1/3^2<1/4^2,将1/4四等分,我们就得到1/4^2,接着得到1/5^2<1/4^2,所以我们最终得到除1以外的所有级数:1/2^2+1/3^2+1/4^2+……的和小于1
自然数倒数平方和的推导方法
预备知识:1+2+……+n = n*(n+1)/2,(n+1)^3 = n^3+3*n^2+3*n+1
推导过程:…
y=at²/2=qEL²/2mv²=qUL²/2mdv²。
其中L是偏转电场的长度,d是电场两极间的距离,q/m是带电粒子的荷质比,U是偏转电场两极所加的电压。所以电压越大(小),带电粒子的偏转越大(大)。带电粒子的电性决定偏转方向。
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公式,整理具体如下
法向加速度:数值上等于速度v的平方除曲率半径r,或角速度ω的平方与半径r的乘积。法向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n=ω^2r=v^2/r。切向加速度:其值为线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切向加速度的计算公式:at=dv/dt。
只要涉及到重力做功,一种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其推导过程可能有以下知识点。
W=Fxs,重力做功F=G,所以
W=Gh。G=mg,h为竖直高度所以
w=mgh,又m=ρV,所以
W=ρvgh,有时,V=sL,因此
W=ρsLgh。
可以看出推导过程涉及到功的计算,重力的计算,密度的计算,等知识点。
在椭圆的标准方程X^2/a^2+Y^2/b^2=1中,若有a^2=b^2+c^2,则椭圆的焦距是2c,半焦距为c
椭圆焦距的意思:椭圆两个焦点间的距离。计算公式:焦距=2c。
椭圆是平面内到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动点P的轨迹,F1、F2称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其数学表达式为:|PF1|+|PF2|=2a(2a>|F1F2|)。
椭圆的焦距是椭圆的第一定义: 其中两定点F1、F2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F1F2│=2c,焦距=2c。
1、与直线y=kx+b关于x轴对称的直线l,每个点与它的对应点都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设l上任一点的坐标为(x,y),则(x, -y)应当在直线y=kx+b上,于是有-y=kx+b,即l:y=-kx-b。
2、与直线y=kx+b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l,每个点与它的对应点都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设l上任一点的坐标为(x,y),则(-x, y)应当在直线y=kx+b上,于是有y=-kx+b,即l:y=-kx+b。
3、点(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x,-y),因此方程只需将x,y都变号,即为-y=-kx+b,也就是y=k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