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感染者数量快速增加。第一财经于12月15日发布问卷调查《请分享您的新冠感染经历,这将帮助到更多的人!》,截至12月20日,共收到有效样本近千份。不论您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是还未“阳过”的幸运儿还是正在经历由“阳”转“阴”的难关中,这份来自近千位“阳康”人士的经验分享或许会对您和您的家人有所帮助。(受限于样本量、问卷需线上参与、个人体感差异和自测准确性等,儿童和老人、未经抗原测验的无症状感染者等参与比重偏低,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我们根据参与调研的新冠阳性感染者给出的真实分享结果,得到以下观察:
一、近86%的感染者会发烧
二、发烧持续2天的感染者最多
三、近半数感染者认为第二天是最难熬的
四、喝水、睡觉是帮助康复最有效的方法
五、近四分之三的用户对感染坦然接受,甚至感到放松和安心
六、病程10天以上的感染者中青年占比更高
七、老年人发烧比例低,但出现嗅觉和味觉障碍比例较高
八、广东感染者转阴更快,转阴后身体状态更好
九、同住者100%感染的概率最高
十、基础疾病对老年人转阴后身体状态有一定影响
一、参与调研者的基本情况
参与调研的感染者年龄、性别分布
参与本次调研的感染者中,近41%是30-40岁这一年龄段人群,20-30岁人群占比25%,40-50岁占比20%。
性别分布上,男性占比48.3%,女性占比51.7%。


参与调研的感染者在感染前的基本情况
参与此次调研的感染者中,超66%接种过3针疫苗。这个比例稍高于截至今年11月11日全国完成加强免疫接种人口比例。(截至2022年11月1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4.4亿剂次,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09亿人,占比总人口约56%。)
另外,根据结果统计,参与调研的感染者中,变“阳”之前,约94%的人没有基础疾病。


二、参与调研的感染者给出的症状提醒
症状表现(近86%的感染者会发烧)
此次调研显示,变“阳”后,发烧、喉咙疼、咳嗽、乏力、全身疼痛是主要症状,感染后出现概率均超过50%。其中发烧最高,达到了85.47%,也就是绝大多数感染者会经历发烧的过程。除了以下列出的症状外,还有部分感染者出现耳廓疼、眼睛发红、肋骨两侧疼痛、心慌等症状。自述出现较重症状“呼吸困难”的感染者则达到了9.41%,近10%。

发烧持续2天的感染者最多
在发烧人群中,大多数人发烧天数在1-3天,其中发烧2天的人最多,超过了1/3。3天以上的有近6.8%。

在发烧人群中,近半数测得最高体温在38-39摄氏度。而不发烧的感染者占比也达到近10%,他们的症状更多表现在咽喉痛和咳嗽。


近半数感染者认为第二天是最难熬的
超88%的感染者认为最难熬的是前三天,其中认为第二天最难熬的占比高达42.5%。而在所有症状中,全身疼痛和发烧几乎并列第一,成为最难熬的症状,两者分别占近30%,这也是同时具备镇痛和退烧疗效的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成为了最多患者选择的必备药品原因。排名难熬第三的是喉咙疼,也高达15.92%。还有感染者留言表示,头疼和鼻塞是最难熬的症状。
除此以外,有近2.5%感染者表示,自己是轻症状和无症状,整个感染过程没什么太大感觉。


三、参与调研的感染者给出的康复建议
喝水、睡觉是帮助康复最有效的方法
感染者分享最有用的康复方法中,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多喝水、睡觉、保持良好心态、多休息、吃药。

还有针对康复的其他分享,比如:
- 热水泡脚,一天两次
- 放松心态,尽量休息好,第一天开始补充维生素C,蒸橙子放点盐,可以缓解喉咙疼和咳嗽
- 多喝水,可以放点蜂蜜。对了,冰糖大蒜水虽然很黑暗,但是真的止咳!喝了几次效果很明显!
- 高烧时吃药,毛巾擦拭脸部、脖子、腋下物理降温;非高烧时多喝水,注意补充电解质
- 热敷用的盐包,抵抗身上酸痛和颈椎不舒服。盐水漱口,吃饭时沾蒜汁,罗汉果川贝梨水
饮食推荐:吃热食,补充维生素C
饮食推荐中排名前五的是水果、鸡蛋、水、牛奶、粥。在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高,或者含有润肺止咳功效的橙子、柠檬、苹果、猕猴桃、雪梨是被推荐次数最多的。还有很多参与调研的感染者表示,吃热食比如热粥、汤面,可以帮助排汗降温。

用药推荐:镇痛退热是主要目的
在感染者的分享中,主要用药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泰诺、连花清瘟胶囊,对应之前“发烧和疼痛”的主述症状。

还有一些分享者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康复方式:
比如:
- 对症用药,咽痛吃润喉糖,眼睛干涩用舒缓性眼药水,高烧不退再考虑退烧药,我没有等到必须用退烧药的时候就已经不再发烧了
- 退烧药,复方鲜竹沥液,止咳橘红丸
- 洛索洛芬钠片!第一天浑身剧痛,就像有蚂蚁在啃我的骨头,躺卧难安,睁眼到天亮。一片药下去安睡一上午
- 快克(发热时用),鱼腥草合剂(退烧后用)
- 第一天吃了小柴胡颗粒,风寒感冒颗粒和克感敏颗粒各一袋,烧退了就一直喝热水,没吃其他药物,第四天喉咙痛吃了一袋连花清瘟颗粒,咽痛缓解不少
- 布洛芬退烧止痛很有效,还有复方甘草片帮助缓解喉咙瘙痒感觉
四、感染者后的心理状态
近四分之三的用户对感染坦然接受,甚至感到放松和安心
高达48.53%的感染者,在得知感染后处于放松和安心的状态,可见感染前大多数人对于感染的可能性已经有了较强的预见并做好了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感染可以坦然接受,另有26.18%感染者表示麻木无感。恐惧焦虑的占比仅为13.38%。

以下是一些感染者得知自己变阳后的心情表述:
- 当感冒一样治疗
- 相信国家的研判,所以不担心,得了就坦然面对
- 尽管身体一直很好,但还是被家人传染,觉得自己不是无敌金刚,有点失望
- 担心密接者,有心理负担
- 跟普通发烧一样有点儿烦躁
- 希望早点扛过去
- 感觉早晚都会阳,家里只有我阴的时候觉得我抵抗力蛮好的。后来阳了觉得“终于还是来了”开始恐惧焦虑,随后接受现实放松
- 有点惊讶,感觉自己还是蛮小心的,哈哈
- 无所谓,最近两天接触的家人朋友打圈电话,一问都没事,就没有心理负担了
- 一开始无感,后来心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影响心脏
- 既来之则安之,平常心看待
- 没想到这么快,有一点紧张因为是独居
- 比较开心,以后有免疫力了
- 因为提前了解过相关的信息,所以没有害怕,但也没放松
- 心里状态没有变化,就是第一天头疼的厉害。
- 没想到这么快到自己身上
- 孕期有担心高烧
- 当天计划要做的事做不了,急忙找人处理
- 反正该来的总会来,心态放好就可以健康度过
- 焦虑,担心,希望尽早退烧
- 不紧张焦虑,比较平静,有好几个朋友已经感染了
- 其他都还好,当没有嗅觉的时候有点焦虑
感染后最担心传染给家人
近50%的感染者最担心传染给家人,超25%的感染者担心有后遗症。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未成年人表示担心影响自己学习进度、考试等,一些丈夫们留言说到担心自己怀孕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宝宝,学生和打工人则表示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回家。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表示完全不担心。

康复后的心情
近80%的感染者在康复后表示感到开心、放松、安心,毕竟三年的担心在此次感染后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是,不少康复后的感染者会留言说担心二次感染、有焦虑感,还有些说自己虽然不阳了,但还要照顾家人,担心家人的健康状态。

五、不同年龄感染者的交叉对比
通过不同年龄人群的交叉分析我们发现,病程天数、感染源、感染症状、后遗症等在不同年龄段下的分布都有一些潜在特征。但受限于样本数量,儿童和老人感染者参与比重偏低,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三分之一的感染者表示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被感染
针对“你是在哪里感染的病毒?”这一问题,有33%的感染者表示自己不知道是在哪里感染上的。而在这部分人群中,相对于有固定去处的学生和打工人,更多60岁以上人群对自己感染来源无法确定。
在已知感染源中,公司和学校是病毒交叉传染最严重的两个地方。

病程10天以上的感染者中青年占比更高
在各年龄段中,病程3-7天的占比均为最高。分年龄看,20岁以下的年轻人病程最短,近40%在3天内。病程10天以上的30至40岁中年人群,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老年人发烧比例低,但出现嗅觉和味觉障碍比例较高
在咽喉痛、咳嗽、乏力等症状表现上,各年龄层比例分布无明显差异,不过在嗅觉和味觉障碍的症状表现上,30-40岁人群出现这一症状比例高达33%,60岁以上人群出现这一症状比例也高达30%,在所有年龄段中仅次于30-40岁人群。


中青年人高烧占比更高
在发烧症状中,60岁以上人群出现发烧症状的比例是在所有年龄段中最低的,但老年人发烧3天的比例较高,年轻人更多发烧在1-2天。在温度表现上,20岁以下的年轻人烧到40度以上的占比略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50岁以上人群中,超31%最高发烧温度则在37-38度。


中年人自述恢复更慢
另外,根据调研结果分析,转阴后,中年人状态异常比例较高,这可能和中年人需要照料家庭的同时还要兼顾工作,没有足够的休养时间有一些关系。

六、不同地域感染者的交叉对比
南北毒株是否有差异
调研结果显示,从感染症状来看,北京、上海出现发烧症状比例更高,广东感染人群出现喉咙痛症状比例更高,其他症状表现上三个地区无明显差异。总的来说,三个地区感染者主要症状表现都在发烧、咳嗽、乏力、喉咙痛、全身疼痛,且发烧情况下,参与调查的感染者所提供的最高测量温度都在38-39度区间。


广东感染者转阴更快,转阴后身体状态更好
从病程长度上看,北京多数感染者由阳转阴在3-7天和7-10天,上海和广东的感染者多数在3-7天。此外,广东有30%的感染者病程在1-3天,这一比例明显高于上海和北京。

从转阴后身体状态来看,北京超25%的人存在身体异常感觉,上海、广东近15%的人存在身体异常。从转阴后无异常来看,广东地区感染者身体状态更好。

北京感染者提前备药比例更高,上海感染者低
北京感染者超80%的人在感染前有提前备药,这一比例超过广东和上海。从用药热度来说,布洛芬稳居第一,而乙酰氨基酚、泰诺、连花清温胶囊、散利痛、芬必得等药物也是常用药物。


七、不同性别感染者的交叉对比
根据不完全统计结果,通过性别交叉分析我们发现,在病程天数、感染症状、身体状态等方面,男女之间的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女性病程更长,咳嗽占比更高
观察数据发现,病程7到10天、10天以上的女性感染者比例高于男性。而女性感染时间也整体长于男性、感染后女性比男性更多出现发烧、咳嗽、嗅觉和味觉障碍等症状,且发烧39-40摄氏度及40摄氏度以上的比例女性高于男性。自述转阴后身体状态中,女性转阴后身体异常比例更高,也表明女性的身体状态恢复较慢。这些应该和女性的自身免疫力有一定关系,还有哺乳期女性和经期女性的特殊身体状态等。





八、其他一些可参考的分析结果
感染时间分布
结合政策发布时间,以上海为例观察感染时间。2022年12月5日起,上海轨道交通取消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12月7日,防疫“新十条”出台,包括“不再开展落地检”等疫情防控措施;12月13日起上海轨道交通所有车站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要求扫“场所码”。
我们根据政策发布时间,分别设定了12月5日、12月13日为两个时间节点,对参与调研的感染者做了一个条件筛选,可以看到参与调研的上海感染者中,感染时间在12月5日之前的占比约8%,在12月5日到12月12日期间占比约31%,有56%是在12月13日到12月20日期间感染上的。

同住者100%感染的概率最高
在被调研者有同住者的情况下,同住者100%感染的比例是49.5%,同住者70%-80%感染的比例约为16.1%,同住者有一半感染的比例约21.29%, 同住者零感染的比例接近19%,均低于同住者100%感染的概率。
再观察同住者感染率和同住者数量关系,发现在只有一位同住者的情形下,有70%的同住者感染。而随着同住者数量从1位到5位及以上的增加,所有同住者均感染的概率有所下降,但依旧高于部分同住者感染的概率。比如在有5位同住者的调研结果中,5位同住者均感染的占比在46.1%,高于1-4位同住者的感染率。

接种过4针疫苗的感染者发烧概率明显低
交叉对比接种疫苗情况和感染症状,接种过4针疫苗的感染者中,发烧比例仅57.14%,明显低于整体86%的发烧比例。

基础疾病对老年人转阴后身体状态有一定影响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还发现,有基础疾病对转阴后身体状态的恢复有一定影响,尤其体现在老年人身上。
我们筛选了有/无基础疾病的60岁以上老人的统计结果,在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中,2/5在转阴后有身体异常。而没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转阴后身体状态基本没有异常。此结果虽然受限于样本数量,但较大的差异对比也能说明,基础疾病对转阴后身体状态有一定影响。

写在最后
从12月15日问卷发布以来,截至发稿前夕,我们共收取了近千位新冠感染者分享的亲身经历。因为历时较短,且大多数人还在感染阶段,所以受限于样本量、问卷需线上参与、个人体感差异和自测准确性等,儿童和老人、未经抗原测验的无症状感染者等参与比重偏低,相关数据仅供参考。
近日,海南、浙江、四川等多地通过问卷调查公布了当地新冠感染数据,一些地方阳性感染率在60%以上。有些地方仍处于不断上升期,预计1月初达到感染高峰。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表示,春节期间的感染率可能达到80%,希望大家减少年终聚餐,减少100人以上的聚集。
所以我们希望这份来自近千位“阳康”的真实分享,不管是“饮食可以多吃热食和富含VC的水果”、“一天泡脚两次”等主观康复建议,还是“感染后30-40岁群体和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嗅觉和味觉障碍”、“接种过4针疫苗的感染者发烧概率明显低”等有客观数据支撑的观察结果,都能帮助还在感染中的大家既理性又从容的度过新冠感染,让还未“阳”的“幸运儿们”在疫情高峰下,从心理建设到抗疫储备,都能参考到有价值的信息。
最后,我们引用专家指引,希望大家在新冠感染恢复期,在个人防护、日常生活起居、日常活动锻炼、返岗工作等方面应本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逐步恢复如常。
文字:胡文婷 白杨
编辑:周忆垚
可视化:蔡丰 谢勤
近千位“阳康”的数据样本:86%的感染者会发烧,同住者全部感染的概率最高的相关内容
感染者与病毒擦肩而过被感染 带着口罩骑电车在有确诊病例的小区到垃圾的旁边过会感染吗?
带着口罩骑电车在有确诊病例的小区到垃圾的旁边过会感染吗?
概率很小。疫情期间病毒肆虐,稍不留神擦肩而过也可能被感染,但戴口罩,骑车一阵风而过,被感染的概率很小。可见戴口罩的重要性。
这个是很有可能的,因为你们的接触距离太近了。因为冠状病毒有很多传播途径,比如空气,手等,而且病毒潜伏期很长,勤洗手,不揉眼睛,衣服酒精喷洒消毒,做好防护,不能大意。
一般不会,确诊病例会拉走去定点医院治疗的,确诊病例的小区物业会加强消毒处理,一般不会出现被感染的现象的,回去注意消毒就可以了
了解新冠无症状感染者,保障您的健康安全

新冠,无症状感染者
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无症状感染者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被感染了新冠病毒却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的人。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但依旧可以传播病毒给其他人。因此,了解无症状感染者有助于保障我们的健康安全。
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风险无症状感染者可能比有症状的感染者更容易传播病毒,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也就不会去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据研究,无症状感染者占所有感染者的比例可能高达30%以上。在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无法判断对方是否存在无症状感染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减少外出等防护措施。
如何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没有症状,很难被发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识别他们。例如,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检测,包括医护人员、密切接触者、旅行史和居住在高风险地区的人等。同时,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测。
0症状?0问题!5分钟识别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病毒传播
0症状?0问题!5分钟识别无症状感染者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流行期间,无症状感染者成为重要的传播源。许多感染者在病毒潜伏期和早期,会没有任何症状,但已经具有传染性。为了及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必须通过有效措施加以识别。本文将介绍如何在5分钟内识别无症状感染者,从而减少感染传播风险。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携带新型冠状病毒,但没有任何症状的人。这些人虽然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但病毒在他们的呼吸道、口腔、消化道等部位内会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可能的病毒传播。这也说明,仅仅通过症状的表现判断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是不可靠的。
5分钟如何快速识别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无症状感染者不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快速识别他们:
警惕!无症状感染者的可怕下场
警惕!无症状感染者的可怕下场
全球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一年有余,无症状感染者成为了新冠疫情的一个主要传播源。无症状感染者不仅不自知地传播病毒,而且也不会被及时诊断和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是什么?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在新冠病毒感染后,没有出现明显症状的人,但通过核酸检测却发现携带病毒。因此,无症状感染者也可以称为潜伏感染者,他们可以感染他人而又不自知。
无症状感染者的危害有哪些? 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能力与有症状的感染者相当。当无症状感染者不自知地与他人接触时,就会造成病毒的传播。特别是在集体聚会、人流密集的场所,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风险更是高。一旦有新冠病毒感染,即使没有明显症状,病毒仍然会在体内繁殖,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和后遗症。
警惕!无症状感染者或成为传播源!
警惕!无症状感染者或成为传播源!
自新冠病毒爆发以来,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无症状感染者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无症状感染者指的是被新冠病毒感染,但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的人。尽管这些人不会感到不适,但他们同样可以携带新冠病毒,并将其传播给他人,从而成为疫情的传播源。
因此,要想控制新冠疫情的传播,必须引起广大公众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重视和警惕。
无症状感染者的危害有哪些?无症状感染者之所以成为传播源,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让人们很难发现和隔离感染源。此外,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会对自己的家庭和亲密接触者造成潜在风险。
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地区,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风险更高。因为这些地区往往面临着医疗资源匮乏、检测能力有限等问题,导致无症状感染者更容易被忽略掉,从而加剧了疫情的传播。
独家揭露八卦排行榜:这些明星受关注度最高

八卦的排序和表示方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八卦是一种重要的符号。它不仅具有哲学思考的意义,而且被广泛应用于预测、决策、医学等领域。但是,如何对八卦进行排序和表示呢?以下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一、八卦的基本概念
首先需要了解八卦的基本概念:其中“太极图”为最高境界,“乾坤二气生四象”的原则构成阴阳二分法,并由此产生了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共计8种自然现象;根据转换关系形成三元组:“上下同体”、“左右称舞”、“前后相随”,并列出64格变位图来模拟周易演算;整理后得到《易经》(又称周易)。
二、历代对于八卦排序方式介绍
1.周公式
春秋时期曾国藩创制。
以乾、「坤」为始,依次顺排「震」、「巽」、「离」、「坎」、「艮」「兑」
2.吕氏式
东汉吕祖发创立。
按五行派别作顺序。即金木水火土递增。
3.王氏式
明朝王阳明创立。
荸荠怎么吃治咳嗽效果好呢? 马蹄怎么吃营养价值最高?
荸荠怎么吃治咳嗽效果好呢?
荸荠可以生吃,也可以煮汤,把荸荠去皮之后和雪梨块冰糖百合煮在一起,治疗咳嗽的效果会非常的好。食疗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如果咳嗽的症状比较严重,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咳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平时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的添减衣物,这样可以避免受寒着凉。
马蹄怎么吃营养价值最高?马蹄煮雪梨营养价值最高。
1、马蹄雪梨汤味道甘甜,能滋阴润肺,化痰止咳,它是马蹄的最佳吃法之一,在做的时候需要准备新鲜马蹄50克,雪梨一个冰糖适量,把准备好的雪梨去掉外皮和里面的果核以后切成块状马蹄也要清洗干净,去皮切块,
2、把去皮以后的马蹄和雪梨一起入锅,加入冰糖和清水,用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煮好以后取出降温即可食用,把它放到冰箱中冷藏几小时取出以后再吃,它的滋味会更加诱人。
荸荠的5种简单做法?一、荸荠雪梨汤
材料:荸荠30克,雪梨100克
体温计最高能测多少度? 体温表最高多少度?
体温计最高能测多少度?指导意见:测人体体温计上显示的最高温度计数是42度!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正常体温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体温表最高多少度?体温计温度最高42℃。

体温计是一种最高温度计,又称“医用温度计”,它可以记录该温度计所曾测定的最高温度,基础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人体在早晨刚刚醒来时的基础体温。体温计是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常见的体温计有:玻璃体温计、电子式体温计、多功能红外线体温计。
体温表最高42度。
(1)体温计一般是测量体温所用,所以量程在人体温范围内,从33~42度。
(2)最小刻度上普通温度计根据量程不同会有不同的最小刻度,量程大最小刻度大,量程小最小刻度小,而体温计最小刻度是0.1度。
“阳性几天最高传染性期,警惕交叉感染!”
新冠病毒阳性患者的高传染性期
新冠病毒(COVID-19)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自2019年底首次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被发现以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对于阳性患者来说,他们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几天内,是最容易传染其他人的时期。因此,对于阳性患者来说,特别是在高风险环境中,必须格外警惕交叉感染。
高传染性期的时间根据研究,新冠病毒阳性患者的高传染性期通常在出现症状前一到两天开始,且在出现症状后的前三到五天内最为严重。这段时间内,病毒在患者的呼吸道、口腔和眼睛等部位大量繁殖,从而增加了传染性。
交叉感染的危害交叉感染是指在医院等高风险环境中,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通过接触、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播病毒的现象。对于新冠病毒来说,交叉感染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导致病毒在短时间内在一个地方迅速传播,进而导致社区爆发。
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为了预防交叉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惊!体温计最高温度竟达到多少度?!
体温计最高温度竟达到多少度?
体温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测量体温。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为32℃-42℃左右,而最高温度则取决于体温计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体温计类型体温计分为口腔体温计、腋**温计、**体温计、额温枪等几种类型。其中,口腔体温计和腋**温计是最常用的两种。
口腔体温计口腔体温计通常是一根长长的玻璃管,一端是测量温度的部分,另一端是一个口套。使用时,将口套放入口中,闭嘴,等待几分钟后即可得到体温。最高温度一般为42℃左右。
腋**温计腋**温计通常是一根长长的玻璃管或电子体温计,使用时将其放入腋下,等待几分钟后即可得到体温。最高温度一般为4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