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式的问题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4-17 09:32

sinx^2降幂公式

sinx²没有降幂公式,有降幂公式的是sin²x,公式为sin²x=(1-cos2x)/2。

三角函数中的降幂公式可降低三角函数指数幂。多项式各项的先后按照某一个字母的指数逐渐减少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一字母的降幂。直接运用二倍角公式就是升幂,将公式Cos2α变形后可得到降幂公式。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

十法交换律公式

十法交换律定义是: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十法交换律的公式就是,a+b等于b+a

例如1000+2000等于2000+1000

十法交换律公式

加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十b=b十a。加法结合律是二个数相加,先把前两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一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十b)十C=a十(b十c)。减法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是a一b一c二a一(a十b)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分别是a+b = b +…

正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正n边形的内角公式是:180(n-2)/n,在数学中,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四边形(多边形)内角和为360°。以此类推,加一条边,内角和就加180°。内角和公式为:(n-2)×180°正多边形各内角度数为:(n-2)×180°÷n,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就是一个△内部的三个角的和,一个内角就是其中任意一个角。

一个砖砌井的立方公式

首先计算砖砌体的工程量:(1.2+0.24)*4*(1-0.24)*0.24=1.05立方米

砖数量为1.05*544=571块

砌筑用砂浆为:1.05*0.229=0.24m3

砼用量::(1.2+0.24)*4*0.24*0.24=0.33m3

海水浮力公式

1、定义式:F浮=F下-F上。

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gV排

3、F浮=G物,该公式只有在物体悬浮、漂浮于液体表面的时候才成立。ρ物&ltρ液时物体漂浮,当物体悬浮时, ρ物=ρ液。

4、受力分析:F浮=G物-F拉,物体在浮力、重力、向下的压力下处于平衡态,那么浮力公式就是:F浮=G物+F压。

求二项式定理,系数最大项公式

首先看二项式是加还是减

如果加,那么系数最大项和系数绝对值的最大项求法一样

设第r+1项为系数最大项

T(r+1)&gt=T(r+2)

T(r+1)&gtT(r)

如果是减,那么系数绝对值的最大项求法与上面类似,只不过不考虑其中正负

而系数最大的项

先求系数绝对值的最大项

求出后看此项是正值还是负值

正值,就是此项

负值,看前后2项,再比较得出最大的项

求二项式定理,系数最大项公式

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的求法:

先列一个…

搞定贝叶斯公式只需记住这5个字

贝叶斯公式预测的核心思想就5个字——“看起来更像”。 在贝叶斯看来,世界不是静止和绝对的,而是动态和相对的,希望利用已知经验来进行判断。

三年级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内容。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sn=a1(1-q的n次方)/(1-q)。这里,a1是数列的第一项,q是相邻数的比,n是数据的个数。

输电线路输出功率公式

在处理高压输电问题时,必须搞清楚总功率、线路损失功率、还有输电线路输出功率,效率是输出功率与总功率百分比,输出功率大输电效率才能高!设输电总电压为U,输电线上电流为I,输电线电阻为r,总功率为P=UI,输电线上损失功率P1为I平方乘以r,输出功率等于P-P1即UI减去I平方乘以r!

等角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

面积公式:S=1/2ab。直角三角形是一个几何图形,是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有普通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种。其符合勾股定理,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和判定方法。

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指使用算式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同一平面内,且不在同一直线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符号为△。

平面六角形画法公式

正六边形的画法有以下3种:

(1)方法一:作圆,以半径为长度单位(半径即是所求正六边形边长),划分圆,并连接各分点,即是所求正六边形。

(2)方法二:以任意长画一条线段AB。以A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A。以B为圆心,AB为半径,作圆B与圆A交于点C。连接AC,BC。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在AB上取三等分点M。在AC和BC上分别取点N,O,使CN=AM=OB。作MX平行于BC,交AC于点X。作NY平行于BA,交BC于点Y。作OZ平行于AC,交AB于点Z。则NYOZMX为正六边形。

(3)方法三:画一个圆,做其一条直径。以直径的两个端点为圆心,以已做…

解离度的公式推导

步骤1

解离度由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

α=已解离分子数∕原有分子总数,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

步骤2

表示方法用希腊字母α来表示:α=(已离解的弱电解质的浓度/弱电解质的起始浓度)*100%。

推导过程如下

步骤3

例题如下图